這學期有一門科目叫做「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這應該是我最密集認真讀書的幾個月了,一開始非常懼怕當人過半數的這位老師,後來讀著讀著還蠻有興趣的。這也就是我喜歡再次讀書的理由—開發更多的可能性……
最近在看一些關於動漫的資料,得知以前因為送審制度問題,所以有很多無版權的日本漫畫被書商或是出版社擅自刪改封面及內容,這就讓我聯想到,以前狂看漫畫的日子,有些漫畫改個書名就再出一套,讓我重複再租了一次,並且都是一整套,因為我有那種一定要馬拉松看到完結篇的偏執,所以我到現在沒有看過經典漫畫「尼羅河女兒」……
另一方面,由於民族問題,一度日本漫畫被塗改,將穿著和服的男女主角下半身,用立可白塗掉,畫上當時流行的洋服,這真是堪稱一絕,好想找來看看,超酷的!那是甚麼樣的年代?
國三下山前,我看很多童話書,漫畫只看過「小叮噹」,小叮噹是弟弟從小書店買的,就是大雄每次去看書,會被老闆用雞毛毯子趕出去的那一種小書店。記得第一次看到漫畫形貌這種東西,是有一個從城裡來的小孩,送我一張用A4大小的圖畫紙畫著一隻高飛狗,咬一根骨頭,我超喜歡,貼在我房間牆壁正中央,好開心喔!另外就是紙娃娃,其他的印象根本就是零。
所以我哪看過用立可白塗掉超酷的漫畫。
因為「文化創意產業研究」這門課,開始尋找所謂以前的台灣文化,發現我是這樣的陌生,這無關乎台灣到底有沒有屬於自己的文化,僅僅是我個人文化記憶這件事情,從書本上看來屬於我那一個年代的東西,卻是一無所知,像是別的國家發生的事情,由此可知,我國三前的文化素養,都是森林給的,不是機器人鉛筆盒,也不是花花綠綠沙包,更不是麥當勞玩具……所有的文化構成元素,都是跟山有關係,自成一格……
沒關係,我喜歡這樣不在的自己
但是,好想看立可白修過的漫畫~
誰有???????